輔助犬系列一:輔助犬樣貌多元 導盲犬只是其一

輔助犬系列一:輔助犬樣貌多元 導盲犬只是其一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輔助犬系列一:輔助犬樣貌多元 導盲犬只是其一 Image
<2015年12月27日發表於台灣動物新聞網> 受訓中的荷蘭肢體輔助犬和訓練員 多年前在日本電影「再見吧!可魯」的引介下,導盲犬的概念在台灣廣為人知。較少人留意的是,導盲犬只是眾多「輔助犬」之一;目前在台灣立法保障的輔助犬,還包括了「導聾犬」與「肢體輔助犬」。此外,國外還有針對各種身心障礙人士需求所訓練的輔助犬,像是「自閉症輔助犬」、「創傷症後群輔助犬」、「心靈撫慰犬」、「癲癇輔助犬」、「糖尿病輔助」、「治療諮商輔助犬」…等等。

濟助天竺鼠 「糕」賞野鳥 好個聖誕節

濟助天竺鼠 「糕」賞野鳥 好個聖誕節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濟助天竺鼠 「糕」賞野鳥 好個聖誕節 Image
<本文於2015年12月13日發表於台灣動物新聞網> 當天竺鼠要幹嘛?就是吃飽睡,睡飽吃的過節啊!照片來源:小熊天竺鼠收容中心臉書

選用「永續海產」 保護海洋生態

選用「永續海產」 保護海洋生態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選用「永續海產」 保護海洋生態 Image
【本文於2015年11月29日發表於台灣動物新聞網】   有MSC永續海產標章的荷蘭名產:鯡魚生魚片。照片來源: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 Benelux

你換色了嗎?臉書世界大戰背後的西方文化霸權

你換色了嗎?臉書世界大戰背後的西方文化霸權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你換色了嗎?臉書世界大戰背後的西方文化霸權 Image
<本文於2015年11月20日刊登於轉角國際>  截至巴黎攻擊案前,「部分」今年有遭受任何大大小小恐怖攻擊的國家(註:由於被攻擊的國家數量太多,礙於圖片大小限制,無法全數置入圖片之中)。 由左至右,上至下:Facebook原圖、法國、伊拉克、黎巴嫩、喀麥隆、查得、巴勒斯坦、埃及、以色列、索馬利亞、孟加拉、阿富汗、沙烏地阿拉伯、巴基 斯坦、奈及利亞、土耳其、葉門、尼日、澳洲、菲律賓、德國、敘利亞、泰國、突尼西亞。圖/轉角國際製圖 11月13日週五晚上巴黎遭受恐怖攻擊後,台灣鄉民隨即在臉書上爆發激烈口水戰。有人忙著把法國國旗顏色加到大頭貼上,也有人忙著砲轟為何選擇性哀悼:平 日不關心XXX(請自行帶入任何政治事件或恐怖攻擊),為何只為法國祈福。台灣臉書瞬時分裂成三大進鄉團:「巴黎祈福團」、「世界和平團」及「悟道參禪 團」。有趣的是,即使「世界和平團」對「巴黎祈福團」做穩定(?)而持續的叫囂,「巴黎祈福團」的人數仍不為所動的持續增長;「悟道參禪團」則繼續與世無 爭的不作任何評論(不在臉書評論不代表不關心,不在臉書評論不代表不關心,不在臉書評論不代表不關心!我孬,怕被罵所以說三次)。

漫步草原乳牛 不為人知的一面

漫步草原乳牛 不為人知的一面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漫步草原乳牛 不為人知的一面 Image
<本文於2015年11月15日發表於台灣動物新聞網> 荷蘭酪農業舉世聞名。據荷蘭乳品協會(ZuivelNL)2014年的統計報告,荷蘭牛乳產量位居歐盟第三,全國約有一萬八千個酪農場,佔全國經濟產值的1.2%。在酪農如此盛行的國家搭火車旅行,總會看到一片片相互接攘的青青河邊草,配上悠閒漫步吃草的牛群景象。此時,邊加班邊上網看文章的你,或許正想感嘆荷蘭的牛都比你命好,但你忽略了荷蘭黑暗牛界(?)的存在。 在風車前悠閒吃草的乳牛。攝影:Martha de Jong-Lantink

被犧牲的「方言」:從歐洲看回台灣的「雙語」困境

被犧牲的「方言」:從歐洲看回台灣的「雙語」困境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被犧牲的「方言」:從歐洲看回台灣的「雙語」困境 Image
<本文於2015年11月10號發表於轉角國際> photo credit:The LEAF Project (Public Domain) 「近幾年不斷有研究指出,雙語使用者和單語者相較,不但在大腦生理結構上有所不同,部份認知能力還享有優勢;更甚者,加拿大學者畢亞利史拖克(Ellen Bialystok)認為,說雙語還能延遲某些疾病的發作,如阿滋海默症和失智症等。」 在閱讀以上研究結論時,不知各位讀者想的是:「趕快回家(叫小孩)唸英文」,還是:「好開心啊~本山人會晚幾年有老人痴呆耶!」據筆者實際在台研究調查的 經驗來看,所接觸的台灣人大多生性謙虛又熱愛自我(叫別人)充實,故常屬前者。還常有人問我:台灣閩南語/客語不是方言嗎?這樣也算雙語哦?這就牽扯到如 何定義語言和方言了。

一切攏系甲:天人合一的荷蘭自然環境管理哲學

一切攏系甲:天人合一的荷蘭自然環境管理哲學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一切攏系甲:天人合一的荷蘭自然環境管理哲學 Image
<原文於2015年10月28日發表於轉角國際>  建在堤防上的(腳踏車)車道。兩旁綠草如茵,美景如畫,但一切攏系甲。圖/作者提供 自然之於荷蘭人,有如美食之於台灣人,是國家級的全民喜好。舉例來說,儘管荷蘭和台灣、南韓等國家同屬地狹人綢的國家,但規畫居住空間時,荷蘭人仍偏好對 多數台灣人來說,不成比例的小房大院,把自然引進住家。雖然當地的暖日子不多,但有陽光的時候,不是忙著到後院花園裡曬成煮熟的蝦子貌(?),就是和小朋 友在自家的小菜埔耕耘。 除了在自家留空間給自然,荷蘭人也喜好出門踏青。週休放假時,他們老愛往郊外或生態保護區去;即便留在都市裡,仍是隨處有大樹、綠地和公園。踩個十來分鐘 的單車,一片可散步、慢跑和休憩的平原或溼地,驟在眼前。若是坐火車穿梭於城市間,大片綠草如茵的田園及林地映入眼簾,不時可見悠遊其中的野兔、野雁和牛 羊群。

尊重勞"雞"法 荷蘭有機蛋價超親民

尊重勞"雞"法 荷蘭有機蛋價超親民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尊重勞"雞"法 荷蘭有機蛋價超親民 Image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<本文於2015年10月25日發表於台灣動物新聞網> *部份內容經同樣關心動保的梅格(Meg Lee Anagnostopoulou )及住在非洲的馬德里台灣鄉民團《Los taiwaneses en Madrid》提醒後修正,在此特別感謝^^ 悠遊自在的荷蘭有機放養雞 歐盟為世上第二大雞蛋生產區,且其對動物福利的提倡,向來為世人所知。為此,歐盟透明且兼顧勞「雞」法的蛋雞產銷管理,近年來儼然成為各國效法的對象。 首先是對蛋雞人道飼養環境的提倡。1988年來,歐盟參照英國在1965提出的動物「五大自由(Five Freedom)」意涵,設立各種動物管理法則。這「五大自由」意指:動物應有免於飢餓、痛苦、受傷、疾病、恐懼和壓力的自由,動物應有身處最少限制環境以展現自然行為的自由。基於此,歐盟要求各國農場針對雞的習性,需提供能保有五大自由的飼養環境。以放養雞的最低飼養標準來說,雞隻不但白天能在戶外自由走動,晚上還可入室休憩。當雞在室內時,每平方公尺不得多於九隻雞的密度。此外,歐盟還禁止強迫換羽(註一),對剪喙的方法與時機也有限制,相關規定,十分詳細。 蛋殼上用以標示生產資訊的紅色字串

擦亮眼 別誤入血汗咖啡館

擦亮眼 別誤入血汗咖啡館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擦亮眼 別誤入血汗咖啡館 Image
<原文於2015年10月13日發表於台灣動物新聞網> 貓奴求之不得的寵幸:躺大腿 全球第一家貓咖啡店於1998年出現台北市街頭(註一),隨後在日本發揚光大。近來這股撫慰人心的貓暖流,也襲捲歐美各國;2014年起,貓咖啡店一家接著一家的出現在巴黎、倫敦、紐約、柏林、阿姆斯特丹等國際都市中。 對容易積鬱的現代人來說,貓咖啡店固然是減壓放鬆的好去處,但店裡的坐檯小貓是否也共享療癒感,獸醫有不同的看法。2013年英國的非營利組織《國際愛貓(International Cat Care)》和《英國小型動物獸醫協會(British Small Animal Veterinary Association)》就曾對貓咖啡店的概念和管理,發表文章關切(註二)。

【荷蘭現場】平行時空下的兩個世界:敘利亞難民在荷蘭

【荷蘭現場】平行時空下的兩個世界:敘利亞難民在荷蘭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【荷蘭現場】平行時空下的兩個世界:敘利亞難民在荷蘭 Image
<全文於2015年9月23日刊載在udn Global轉角國際> 女孩和家人手舉「我說歡迎(難民)」的標語 面對這波二戰後最大難民潮,是否該給與人道援助與庇護,近來歐洲各國左右派爭論不休;西歐小國荷蘭也不例外。 荷蘭自1984年起,每年收 容難民的基本配額為五百人,於2012~2015年間更可增額到兩千人(註1)。更甚者,為了因應此波難民潮,荷蘭政府決議今年度會再增收7214位難民 (註2),並追加預算與人手。像是荷蘭移民局已針對日益增加的業務增聘人員,以期加快審核過程。但對什麼是最適合荷蘭國情,且順應民意的難民政策,荷蘭國 內仍未達成共識。

台灣人取英文名是水母問褲嗎?

台灣人取英文名是水母問褲嗎?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台灣人取英文名是水母問褲嗎? Image
<<本文於2015年8月6日同步發表於關鍵評論>> Photo Credit:U.S. Navy photo by Mass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 1st Class Bill Larned CC0 當今四十歲以下的台灣人普遍都有英文/外文名,特別是旅居國外的台灣人。因此,這幾年來我在歐洲新識的台灣朋友,通常都只知其英文/外文名,反而是本名一問三不知。這些通常都是在台灣土生土長、成年後才移居至歐洲的台灣人。有些人初見面時說自己叫Mike或是Yvonne,但一問中文名時,卻是士弘或是雅惠之類,和英文/外文名完全無關的台灣漢名。但這些台灣名卻硬是讓我有他鄉遇故知之感,好似和對方祖宗八代都熟得不得了。對我個人而言,這種親切感,是叫外文名時完全不會有的。但很多時候,我實在不好意思跟對方說,其實我比較喜歡你們的本名。我也好想問他們,為什麼選擇用英文/外文名來跟我介紹自己。 我曾被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問過好幾次: 「你們台灣人為什麼會有個和本名完全不同的外英文/文名?而且有些名字還怪怪的...」

暑假閒聊文之寫醜字比賽

暑假閒聊文之寫醜字比賽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<<嚴正聲明:本文不是業配文,本人並沒有紅到有人開始找我寫業配這樣(咦,怎麼有點心酸的感覺。。。)>> 我字醜是下港有名聲。以前的寫字課老師不但嫌我字醜且歪,還說我的字這樣歪右邊是會把我的人生帶賽的。那段時間,別人書法作業一週寫個十張就好,老師硬是用心良苦的叫我寫個二十張順便加個硬筆字五張這樣。無奈佛渡無心人,這些年來,我的字還是毫無長進。人長這麼漂亮(咦?),可惜寫了一手爛字。

上中餐館看似簡單,在荷蘭你卻連菜單都看不懂啊

上中餐館看似簡單,在荷蘭你卻連菜單都看不懂啊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 <<本文於2015年6月22日同步發表於關鍵評論>> 對我個人而言,在荷蘭上中餐館這件事,實在是暗潮洶湧又困難重重,令人又愛又恨。是說,上中餐館就上中餐館,到底是有什麼好困難重重的咧?首先是「吃飯咖」的問題。以非簡餐式的中餐館來說,以合菜居多;合菜,就是要揪人吃飯,揪誰好?其實不是看到台灣人就可以亂揪的。據我親身觀察,旅荷台灣人上中餐館的頻率和渴望,通常是和在荷蘭待的時間長短成反正。舉例來說,以下的對話,常出現在旅荷老鳥和菜鳥之間:

牠不只是一隻狗:牠的工作是安撫人的心靈

牠不只是一隻狗:牠的工作是安撫人的心靈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<<2015年5月5日同步發表於關鍵評論>> 傑給的指示很明確:房子是在後面那棟,門鈴上的名字也給了,要上到四樓去(註一)。 德國的公寓電鈴,對於不了解房屋結構的人來說,是很複雜的。這裡的公寓往往不是單獨成棟,而是分前棟後棟的圍成了一個小小的方塊,中間往往有個小花園或空地,供居民停放腳踏車或放置垃圾及資源回收。門鈴也是按前棟後棟的排序著,亂中有序。 按門鈴後,很快有了回應。很好,六點整。我準時,傑也準時。 打開了門,走過後了前棟的穿堂,經過小小的中庭花園,看到後棟的樓梯,慢慢拾階而上;樓梯在我體重的壓迫下,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響。整個公寓包含樓 梯,呈現出老舊而破爛的典型柏林老公寓景象。很多人喜愛柏林,就因為它是如的頹圮殘舊;窮途潦倒的藝術家紛紛來到柏林,仰賴此地的便宜房租和低價的物價過 活,柏林也因此逐漸成為一個前衛藝術之都。 殘破,是柏林秘而不傳的吸引力。

別再什麼都追求低價,該思考什麼是「合理」價錢:新血拚指南-「公平服飾」

別再什麼都追求低價,該思考什麼是「合理」價錢:新血拚指南-「公平服飾」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<<本文於2015年3月23日同步發表於關鍵評論>> 荷蘭是個死愛錢的國家。或許是因為有很完善的社會福利,所以在假設大家口袋裡無論如何都會有幾毛錢的情況下,讓「免費」這件事,在荷蘭變得很稀有,也因此讓荷蘭人熱愛所有免費的事物。那麼,荷蘭是如何的死要錢呢?舉例來說,在荷蘭的百貨公司、速食店、火車站...等等公共場所上廁所:要錢;在速食店要美滋或蕃茄醬:要錢;連辦張公共圖書館卡:年費二千四百塊台幣,謝謝惠顧。在萬事萬物死要錢的狀況下,在荷蘭光是點個漢堡都會有不可思議的「人生選擇權」。有天,我同學在學校的餐廳點餐: 同學:我要一個漢堡。 店員:好!這樣是四塊二。 同學:嗯嗯。 店員:這是您的找零及您的漢堡。 同學:...為什麼只有漢堡肉?我夾漢堡的麵包咧? 店員:我們的漢堡是只有肉,沒有麵包的!如果您要麵包,您需要先告知我,我可以為您加點!(微笑) 同學:...好...那我要加點麵包...(翻白眼) 店員:沒問題!這樣是一塊五! 同學:(繼續翻白眼) 店員:這是您加點的麵包,祝您用餐愉快! 同學:(...) (...那漢堡裡的生菜呢(註一)?)

荷蘭瘋很大~趴吐

荷蘭瘋很大~趴吐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荷蘭瘋很大~趴吐 Image
荷蘭最近在瘋...搶當小小自耕農

荷蘭瘋很大-淺談荷蘭流行風潮的前世今生

荷蘭瘋很大-淺談荷蘭流行風潮的前世今生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荷蘭瘋很大-淺談荷蘭流行風潮的前世今生 Image
<<本文於2015年3月1日同步發表於荷事生非>>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今生種種皆為前世因果。那麼我前世到底是犯「荷」事咧?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嗯……(圖片來源: Flickr#Petr & Bara Ruzicka) 歐洲國家諸如義大利、英國、法國等,向來是各家名牌的出產大國,全球時尚指標地。不過同為歐洲國家的荷蘭,卻是出了名的不愛時尚名牌;雖然不到完全看不見的地步,但普偏來說,並不廣受荷蘭人喜愛。荷人不愛名牌的原因,則和受其尊崇的荷式美德息息相關。 目前在阿姆斯特丹時尚學院(Amsterdam Fashion Institution)擔任講師的瑪卡費茲瑪(Maaike Feitsma),在所撰寫的期刊文章:別作醒目打扮──荷式流行哲學(Don’t Dress to Impress: The Dutch Fashion Mentality)一文中提到(註一),「低調、簡樸、不標新立異與實用」等特質,向來是荷人堅守的傳統美德,也同時反映在他們的時尚美學與日常生活之中;這也是荷式時尚流行與其它歐洲國的最大不同之處。浮誇而缺乏實用考量的時尚流行,在荷蘭是難以成氣候的!荷人不愛炫富之人,因此他們就算用名牌,也傾向低調而質感佳的衣飾或用品,而非穿戴唯恐他人不知、將大大的品牌名放得到處都是的鞋包。能兼顧美感與日常所需的時尚,才是荷人所熱愛的!注重實用價值是好事,但難免會出現顧此失彼的走鍾時刻。就先以風靡荷蘭男的荷式髮膠頭說起吧! 強到不行的髮膠頭 髮膠多就是帥!你們外國人不懂啦!照片為荷蘭知名足球員:德克考特Dirk Kuijt。(圖片來源:wikipedia: Dirk Kuijt) 為了因應跟大麻一樣「下港有名聲」的壞天氣,實際的荷人在考慮日常穿著時,也會將天候狀況納入考量;或許是如此,才不經意的造就了荷蘭男愛用髮膠 的風潮!畢竟風這麼大,不多放點髮膠,軟弱無力的金髮是要怎麼有型的下去呢?雖然說荷蘭男生普遍因為愛運動,又成天吃麵包、牛奶、馬鈴薯的關係(這到底這 樣是什麼樣的關係?),身材高瘦居多,臉蛋也不算難看,因此乍聽之下就像天菜一般。但是!這些天菜不知從何時開始有了超量髮膠等於帥的偏差想法,於是一個 又一個高挑帥氣的荷蘭男,不管頭毛是直的、捲的、長的、短的,紛紛在頭頂上了一層又一層、又硬又亮的髮膠,讓天菜馬上變剩菜!就連還在唸小學的可愛小男生 到頭上還剩幾根毛的阿伯,也都對髮膠情有獨鍾。 如果說荷蘭男的浴室裡有什麼不可或缺的用品,就非「髮膠」莫屬了!而且荷蘭藥妝店內賣的髮膠,不但份量其大無比,且髮膠強度大多數只有「強」、 「很強」、「非常強」到「超級強」幾種選項。雖然已在荷蘭一段時間,但我始終搞不懂,明明身高已是全世界第一名了,頭髮還要那麼強,這樣一直強下去, 到底是在強什麼? 到底是在強什麼? 到底是在強什麼? 到底是在強什麼? 到底是在強什麼? 彩褲,低調荷蘭男的少數自我穿著主張 荷男也瘋狂的彩褲時尚。(KiTchui 攝影) 除了強到不行的髮膠頭外,荷蘭男另有個令其它國家男人甘拜下風的流行風潮:彩褲。近幾年開始,荷蘭男開始大剌剌地穿起各種俏皮顏色的褲子;除了國 王節(過去的女王節)不可或缺的橘褲外,慢慢的,紅色這種大部份男人都敬而遠之的褲子顏色,也開始出現在荷蘭男的身上後,其它什麼綠色、黃色、天藍色的褲 子,荷蘭男當然也是沒在怕的啦!而且這樣的彩褲,可是荷蘭文青男的最愛喲~不光是年輕世代,就連荷蘭歐吉桑們也是可以怡然自得地穿著彩褲滿街趴趴走。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荷蘭男紛紛放下性別偏見,勇敢做自己呢?我個人倒是有個不負責任的推論:荷蘭男已經習慣在國家節慶上穿著橘色這種閃亮亮的色調 了,所以在其它的日子裡,穿個相較之下還比較低調的紅色或綠色,應該也不算太超過吧!而只是彩褲而已,也不是把大大的名牌標誌穿在身上,也還算符合簡樸的 傳統美德。總之,如果你來荷蘭又想當潮男,只要抹上強力髮膠再配上一條紅褲,就走在荷蘭時尚的尖端啦! 荷蘭人對佛陀頭有著「情不知從何而起,不知所終,一往而情深」的熱愛啊!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無處不搭、無所不在的荷式佛陀頭擺設。(KiTchui 攝影) 傳統價值在荷蘭時尚及消費的習慣上影響是不可小覷的,然而外國月亮比較圓這件事,在荷蘭也行之有年。先前提到在阿姆斯特丹尚時學院擔任講師的瑪卡 費茲瑪在《別作醒目打扮──荷式流行哲學》一文裡也特別提到,早期的荷人其實特愛舶來品,即使是正港的荷蘭製品,只要掛上法國或義大利的名號,身價馬上水 漲船高、銷量大增。而當代的荷人,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。國際歐洲觀察公司(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)在針對2014年荷蘭生活消費習慣的調查中指出(註2),荷人的消費習慣與需求愈來愈受外國事物影響,其中就包括了神秘而遙 遠的東方! 一隻要價台幣一千四百元的抱抱用佛陀娃娃。潮到流行雜誌也忍不住介紹一下!還有兩款不同膚色可以選哦!(KiTchui 攝影)

「人生的選擇」其實是一種需要國家支持的奢侈需求

「人生的選擇」其實是一種需要國家支持的奢侈需求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3 Comments
 <<本文同步於2015年2月10日 發表於關鍵評論>> 打從我到荷蘭德國唸書、找工作後,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:你想找什麼樣的工作?每次回答這個問題時,雖然心理很清楚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是什麼,但也自知此行無錢途,因此我總是鼻子摸摸含蓄的回答:什麼都好,能賺錢最重要。聽到我這樣回答的荷德人,往往是滿頭問號的離開;而我,也為自己不敢大聲表達真正的想法而感到一絲遺憾。 但就像其它的台灣人,這樣的遺憾,我習慣了。

字幕配音大不同:旅行世界看電影

字幕配音大不同:旅行世界看電影

undefinedth undefinedundefined
By with 0 Comments
字幕配音大不同:旅行世界看電影 Image
<<原文於2015年1月26日發表於云閱讀>> 德國杜塞朵夫的露天電影院。德國至今仍傾向於配音播出外語電影。 出國旅行或生活在異地時,每位旅人都會有些對自己而言非去不可,但別人嗤之以鼻的特殊景點或行程;上電影院對我而言,就是這樣一件事。即使是像「上電影院」這樣看似單純的事,將時空背景拉到了人文風景大不同的異國,馬上就變得不簡單了!就先拿電影院中的語言說起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