擦亮眼 別誤入血汗咖啡館
<原文於2015年10月13日發表於台灣動物新聞網>
貓奴求之不得的寵幸:躺大腿 |
全球第一家貓咖啡店於1998年出現台北市街頭(註一),隨後在日本發揚光大。近來這股撫慰人心的貓暖流,也襲捲歐美各國;2014年起,貓咖啡店一家接著一家的出現在巴黎、倫敦、紐約、柏林、阿姆斯特丹等國際都市中。
對容易積鬱的現代人來說,貓咖啡店固然是減壓放鬆的好去處,但店裡的坐檯小貓是否也共享療癒感,獸醫有不同的看法。2013年英國的非營利組織《國際愛貓(International Cat Care)》和《英國小型動物獸醫協會(British Small Animal Veterinary Association)》就曾對貓咖啡店的概念和管理,發表文章關切(註二)。
他們在文中指出,並非所有的貓都喜歡和人類有頻繁的互動;為此,挑選坐檯貓時,需將貓的性格納入考量。同時,貓咪應有下檯休息、不受打擾的機會和空間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要辨認貓咪是不是有壓力,其實不是件容易的事。舉例來說,若看到貓咪不是很愛動,並不代表貓咪是放鬆滿足的,而是他們將焦慮內化隱藏了。
由此鑑,在決定要不要光顧一家貓咖啡店時,可將貓員工的待遇入考量,以免成為血汗貓咖啡店的幫兇。以下是幾個可納入考量的點:
首先是店內的空間設計。依其規畫時是以人或以貓為主,大致可分成三種類型:養著幾隻貓的咖啡店、人貓共享空間的咖啡店,及供飲料的貓樂園。台灣的貓咖啡店,大多屬於第一類:室內佈置與一般咖啡店幾無異,店內偶設貓跳台或貓樹。第二類的人貓共享空間,則設有各式貓咪專屬的平台或階梯,與人類的桌椅在店裡相互交錯。位於阿姆斯特丹的《摩蹭Kattencafe Kopje》,為此類型的範例。第三種,是完全以貓活動習性為主的空間設計,只配上少數的客桌椅。日本京都的《貓會議(猫カフェ ねこ会議)》可為一例。
位於阿姆斯特丹的《摩蹭Kattencafe Kopje》貓咖啡店
|
對貓員工來說,愈替貓著想的空間,是愈舒適的工作環境。像是阿姆斯特丹的《摩蹭》,因店內狹小,故限制訪客人數至多二十人(個人認為仍是過於擁擠),且設置只有貓能進入的空間,讓貓咪在需要時,有不受人打擾的獨處的機會。
《摩蹭》貓咖啡店在牆面下方,設置貓專用出入口,讓他們想獨處時,可以有個休憩的空間
|
再來是貓員工的聘用。一家店若是以「認養代替購買」的方式來找貓員工,是上上之選。像是位於台北師大商圈的《極簡》,不但認養浪浪當店員,店主同時也投入中途的救護工作,為浪浪貓們盡心盡力。阿姆斯特丹的《摩蹭》,更是認養獨眼貓加入團隊,保障身障名額,以落實反就業歧視法的精神(額?)。此外,挑選喜愛和人有頻繁互動的貓咪,而非以貌取貓,是確保貓員工能樂在工作的重要原則。
最後是工時問題。不論貓咪再怎麼喜好和人互動,總是需要休息的。為此,有為數眾多貓咖啡店的日本,在2012年通過新的動保法(註三),規定晚上八點後不得公開展示貓狗,讓動物員工們免於加班之苦。阿姆斯特丹《摩蹭》的貓員工,一週只工作五天,每天八小時,每二個小時會有十五分鐘的清場休息時間;工時和荷蘭人差不多,可謂勞動權人貓同看漲。
貓咪無法為自己爭取勞動權,得仰賴廣大的貓奴們為主人發聲。下次想到貓咖啡店享受喵星人的呼嚕音波攻擊時,可先多方打聽貓員工待遇,以行動支持善待貓孩子的店家吧!
(註一)這家貓咖啡店的始祖位於台北市士林區,至今仍營運中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