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中餐館看似簡單,在荷蘭你卻連菜單都看不懂啊
<<本文於2015年6月22日同步發表於關鍵評論>>
對我個人而言,在荷蘭上中餐館這件事,實在是暗潮洶湧又困難重重,令人又愛又恨。是說,上中餐館就上中餐館,到底是有什麼好困難重重的咧?首先是「吃飯咖」的問題。以非簡餐式的中餐館來說,以合菜居多;合菜,就是要揪人吃飯,揪誰好?其實不是看到台灣人就可以亂揪的。據我親身觀察,旅荷台灣人上中餐館的頻率和渴望,通常是和在荷蘭待的時間長短成反正。舉例來說,以下的對話,常出現在旅荷老鳥和菜鳥之間:
台灣人甲:那不如我們約出來吃個飯吧!
台灣人乙:好啊,要吃什麼?
台灣人甲:聽說那個XX酒樓很好吃也,特別是他們的脆皮烤鴨,要不要一起去
試試?
台灣人乙:蛤~還有沒有其它的?荷蘭有什麼好吃的?有沒有什麼特別的荷蘭美
食啊?
台灣人甲:。。。你新來的厚?
因此,新來乍到的台灣人一般都不會是好的中餐館吃飯咖。荷蘭人呢?其實荷蘭人是可以揪的,而且他們也很樂意跟我們這些懂中餐門道的人一起吃飯。只是跟他們一起吃合菜,常有對牛彈琴之感:當想讚嘆師傅能把飯炒得如此粒粒分明時,他們嫌飯太乾,怎麼沒有配上濃稠的醬汁;當你對著金黃色的雞湯滿意的嘆息時,他們對自己面對那碗假裝是蕃茄湯的蕃茄醬(還要宣稱是中式理料)讚不絕口,還嫌你的雞湯裡的香菇咬起來像塑膠。
此時身處異鄉中的種種愁悵與遺憾,便在火光瞬間以恣意的姿態,昭然若揭於桌上的殘飧,與荷人發育不全的舌頭之間了。進中餐館真要盡興而歸,唯有同樣久留異鄉的台灣人,才是上上選的吃飯咖。
再來是為什麼要上中餐館的問題。荷蘭的中餐館大致上可以分成快餐式和吃合菜的正式餐廳兩大類。然台灣相較,荷蘭外食貴鬆鬆,就算是向來以便宜又大碗著稱的快餐式中餐館,點盤炒飯也是六、七歐元跑不掉。平日嘴饞,自己下廚,成本是外食的三分之一不到,且要炒幾盤就有幾盤,為什麼要花三倍的錢去吃個自己很容易煮的東西呢?更不用說在荷蘭還算普遍的港式飲茶或是較正式的合菜餐廳了。想上中餐館,除了不想煮飯只想花錢了事,就是想上餐廳吃吃自己不會煮或是不方便煮的東西。那麼就要說到菜色了。
舉凡如製作過程繁複的叉燒、烤鴨,或是備料麻煩的麻辣鍋,都是我上餐館的好理由。但長期住國外,怎麼可能吃個三寶飯或麻辣鍋就開心了呢?都已經決定花錢上中餐館了,日思夜想的鍋貼、水餃,或是牛肉麵、大魯麵,怎麼會放過?有次我實在是嘴饞到不行,決定上快餐店的中餐館打打牙祭。當我興奮的對著親切招呼我的老板娘點了十顆水餃和酸辣湯後,老板娘立馬黑掉半邊臉,但又瞬間堆起笑容的回我:
「不好意係,但係我們係香港餐廳,某有那個水餃、鍋貼的啦!」
啊~是厚!中餐館也有分菜系,我這樣跑到廣東菜館點山東水餃,實在是太失禮了。且荷蘭(歐洲)能找到的中餐館,九成以上都是廣東人或香港人開的。換句話說,就算願意花錢,要在荷蘭(歐洲)找到賣水餃的中餐館,還真是比台灣大財團的良心還難找。此時我爸Line我數不清老生常中的一句:「能花錢解決的事,都是小事。」,就又這樣被人生印証了(所以我再也沒有立場阻止我爸,無止境的隔海Line我人生智慧惹)。
就算搞清楚菜系,在真正點菜時,特別在快餐式的中餐館裡,還是陷阱處處。像是前述,為了迎合荷蘭人口味,總是配上莫明的濃濃醬汁;或是一些不知從何而來,不知從何而終,出現在菜單上,讓人難以一往而情深的一些菜色了(蕃茄醬湯,我又在說你)。另外,在荷蘭,由於一種神秘而曖昧的關係,快餐式的中式餐館常會兼賣印尼菜(註一),讓炒飯炒麵配沙嗲或蝦餅,飯後再來個炸香蕉當甜點一事,好似再正常不過。雖然不難吃,但這些總不是讓我願意掏出歐元、日日夜夜魂牽夢縈的那一味啊~
好吧!那我看個菜單來點菜總可以了吧?當然是不可以(註二)。如果可以我就不用寫這篇廢文還沒有五百可以領了。就算看著菜單,我還是點不到我要吃的東西,就像台灣人永遠盼不到的遠通罰款(疑?)。吾人資質弩頓,不但漢語拼音差,且荷語又還沒練到家,菜單對我來說,常常是有字天書。就拿下面這張菜單來說好了:
Hui Kuo很顯然是種神秘的醬汁或菜名,神秘到我到現在還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鬼。而Hui Kuo後面接的一堆Kai、Yuk、Nieuw、Xia又是什麼東西呢?我會荷文的雞 (kip), 所以勉強知道Kai是雞的意思,莫非...Yuk是魚嗎?那多個k在字尾到底是想做什麼?Nieuw是新來的牛嗎?那有新來的豬嗎?
後面的Kung Pao我看得懂,就「宮保」嘛!雖然聽起來很好吃,但那明明就是吃合菜才會點的,別想騙我。我可不是一個人捧著宮保雞丁猛吃的傻老外啊~~~
不然再翻翻其它菜單好了。接下來這一面的菜單上,什麼 Tjiew、San Cha,沒有一樣看得懂的。最後兩行的「炒三鮮(Chao San Xian)?」和「炒海鮮( Chao Hai Xian)?」倒是有猜出;那還是合菜的菜啊!
因此我必需很羞恥的承認,我到這種有字天書菜單的中式快餐店,只能點點炒飯炒麵,最多加盒叉燒了事。想到自己到中式快餐店點餐的能力,其實跟當地荷蘭人無兩樣,實在愧對身為以食為天的台灣人。
到目前為止,本文都只停留在討論「有」的階段:在荷蘭哪裡有得吃中式食物?有什麼可以吃?至於「好」,也就是要進階來說說哪裡「好吃」...... 那就直接跳過不說了吧。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,是有什麼好討論的?只要來荷蘭住上一年,以前你家巷口那家被你嫌得要死的麵攤,你都會願意在荷蘭花個五歐吃碗他家的大魯麵;不但吃到碗底朝天,還會大讚便宜。
靠著網路,現在長居國外與家人溝通不再是問題;通訊軟體開著,連遠房的親戚都可以三不五時隔空擾人的問你:幾時要回家、什麼時候要結婚。唯有家鄉味和媽媽的好手藝,是這個什麼都可以3D列印的時代,少數仍無法取代、難以滿足的鄉愁(有本事你就給我印塊雞排出來啊啊啊)。
註一:印尼是荷蘭的前殖民地;也許是如此,許多印尼漢裔在移民到荷蘭後,如果選擇進入餐飲業,很自然的就開起印尼-中式餐館。
荷蘭中式快餐店裡必備的前菜和甜點:炸春捲和炸香蕉 |
0 意見:
張貼留言